代理上网原理

代理上网原理
Ming代理上网原理
工作原理:
首先,简单科普一下上网的原理。一般情况下,我们访问网页时,只需要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,就可以直接访问到目标内容。
某些资源可能因为地域限制、网络防火墙等原因无法直接访问。这时,我们就需要借助代理服务器。代理服务器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,帮助我们访问被限制的资源。整个过程变成如下图所示:
我们俗称的代理上网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二种过程。
代理软件:
为了实现代理上网,通常需要使用代理软件,它们能够帮助我们设置代理服务器并进行连接。常见的代理软件包括:
- v2rayN :基于 V2Ray 协议的 Windows 客户端。
- Clash-verge-rev :基于 Clash 的客户端,支持windows、Linux,并且默认有中文,比较推荐。
- Clash_for_Windows :Clash 的 Windows 客户端,同时也支持Linux、Android
这些软件通过经典的“枪弹分离”工作方式,即软件本身不直接提供代理服务,而是通过特定的配置文件与代理节点配合使用。配置文件中的重要部分就是机场信息。
机场:
机场是指一些提供翻墙服务的代理节点或代理服务商,通常这些服务商会提供包含多个节点(即代理服务器)信息的配置文件,这些服务器会遍布世界各地,因此可以访问全球大部分资源。
购买机场服务后,通常会获得一个配置文件下载链接。导入代理软件后,就可以使用这些节点。
寻找好用的机场可以直接搜索”机场推荐“,在GitHub上会有很多评测,进去根据自己的需求寻找合适的就好。
选择原则:
- 节点数量与地区分布:节点越多,覆盖的地区越广,访问速度和稳定性会更好。
- 带宽和流量限制:小水管带宽不建议使用,很影响体验,一般选择几百兆的就很舒服,千兆日常也不可能跑满;流量一般是一个月限制使用多少,一般100G根本用不完。
- 设备数量:部分机场会限制同时连接的设备数量。
- 流量计算是否翻倍:坑点,一些机场会对流量进行加倍计算,比如美国节点流量 x5,即5倍计算消耗的流量。
- 老牌还是新建机场:老牌机场一般比较稳定,跑路的可能性小,但是价格相对较贵。新建机场比较便宜,但是有网络波动、厂商跑路的风险。
操作演示:
下面以Clash-verge和飞鸟机场进行演示。安装软件和注册机场账号不再赘述。
进入机场管理页面:
在商店中选择自己需要的套餐,购买后点击复制链接:
打开安装好的Clash-verge,进入订阅页面,在上方的导入链接中粘贴刚才复制的内容:
在设置界面打开系统代理:
进入代理页面,选择一个节点就可以正常使用:
三种代理模式:
规则模式:按照下载的配置文件,只代理无法正常访问的内容。例如百度、哔站等不经过代理,Youtube、GitHub经过代理。日常保持在这个模式就好。
全局模式:所有流量都经过代理
直连模式:所有流量都不经过代理
另外还有高级的Tun 模式,会在系统产生一个虚拟网卡,所有流量都经过这个网卡,实现全局代理,特殊情况会有用。
Linux系统注意点:
Linux系统没有Windows下使用方便,通常需要进行一些配置,例如,虽然打开了代理软件,但是在终端中仍然无法 成功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xxx
。因为Linux实现终端中代理需要配置一些环境变量。
这个操作Clash-verge已经替我们考虑到,进入设置界面点击复制环境变量,将内容粘贴到.bashrc文件中即可:
1 | 配置代理环境变量 |
其他注意点
- 大部分机场只能代理
http
、https
流量,复制GitHub链接时,不要选择SSH协议